收入:每年200万美元,这款洋葱“辣眼睛”

坐在家里轻点鼠标,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聊着水灾、干旱,手机总是占线,一些中国代理商和说着半生不熟汉语的老外跟他谈着百万美元的生意。这就是平度仁兆镇沙北头村农民王桂欣的日常生活。2000年,自从一个韩国朋友给他搬来一台电脑,王桂欣的视野突然开阔了,家里种的洋葱上网卖,收购村里的蔬菜上网卖,去年,他还花一万多元钱拍下了阿里巴巴的洋葱类标王位置,成了网上着名的“洋葱王”。在网上,他的买卖都是拿美元计算,每年坐在家里就有200多万美元收入。 下海经商 网上卖洋葱 王桂欣今年59岁,他说自己是“二十几岁的大脑,三十几岁的身体,五十几岁的年龄”。办公室墙上贴的是世界地图,记事板上记着“加拿大多伦多”“阿联酋”“孟加拉”的船期,和人谈起生意,张口就问:“你是说FOB价,还是CIF价?” 1993年是中韩建交的第二年,韩国商人纷纷来到中国寻找商机。做农产品贸易的韩商韩载吉来到平度寻找洋葱货源。当时,在乡政府工作的王桂欣就开着大头车带着韩载吉四处转悠,没几天,两人就成了朋友。韩载吉劝王桂欣,回家自己开个公司,包块地,他负责引进韩国的洋葱良种,产品由他包销。就这样,王桂欣“下海”了。 韩载吉很快从韩国空运了7箱洋葱种子。这种洋葱个头大,普通的一亩地产1000公斤就属于好收成,这种洋葱一亩地能产5000多公斤。王桂欣把地全用来种洋葱,还动员村民一起参与。村民没见过新品种,新洋葱好不好吃?韩国人真能收购?不会种怎么办?王桂欣一拍胸脯,凭着他这个能人的信任,村民半信半疑地开始了种植。 第一年,六七十亩地只有三分之二的种子发芽。怎么移栽,怎么管理,这些都是韩载吉通过翻译电话指挥,细心的王桂欣把听来的全记在本上。洋葱收获时,村民惊呆了。国内的洋葱一个只有一二两重,韩国品种一个有1斤重!王桂欣高高兴兴地把洋葱收集起来,等着发货。“七八月雨季,咱没经验,普通洋葱堆一块儿不要紧,这种洋葱金贵,叫雨一泡烂了一大半。”即使是这样,除去承包费用和人工费,王桂欣一算,也比种普通品种赚钱。 韩国洋葱种了3年,这期间,王桂欣有了自营进出口权。韩载吉托他在安丘、东营、滨州等地发展业务,远在甘肃、内蒙古的种植户也让他去做指导。那段日子,王桂欣忙得几乎不着家。2000年,韩载吉从韩国到平度来看他,王桂欣正忙得不可开交。“他问我为什么不用电脑,一下把我问住了,我那时候还不知道电脑什么样。”韩载吉给王桂欣送了一台微机,村里没宽带,就用电话线拨号。王桂欣跟着孙子学26个字母,练“一指禅”一个键一个键地戳。半夜惊醒,他都要打开电脑,戳出一个字来就激动得手舞足蹈。 王桂欣学会了上网做买卖。注册阿里巴巴商铺,把产品照片发到网上,从此韩载吉不再是王桂欣的唯一客商。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地的客户通过网上联系方式找到王桂欣,他研制的新品种在网上是畅销货。虽然王桂欣的普通话还有浓浓的平度味,可他和老外沟通却无障碍。“网上有翻译软件啊!实在不行我这里还有懂翻译的员工!”王桂欣轻松地说。 2000年,王桂欣利用自己多年的积蓄,投资建起了青岛平度惠德蔬菜有限公司,搞起了蔬菜加工。他以优惠价格优先收购本村村民种植的蔬菜,后又将范围扩大到周围村庄,最远的到了60里外的张戈庄镇尚河头村。目前,王桂欣的“订单蔬菜基地”已达800多亩,本村就有110户菜农,种植面积达到了200多亩。村里一些七八十岁的老太太常常晚上凑在一起到老王的蔬菜加工厂剥洋葱皮,一晚上唠着嗑能挣上二三十块钱。

坐在家里轻点鼠标,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聊着水灾、干旱,手机总是占线,一些中国代理商和说着半生不熟汉语的老外跟他谈着百万美元的生意。这就是平度仁兆镇沙北头村农民王桂欣的日常生活。2000年,自从一个韩国朋友给他搬来一台电脑,王桂欣的视野突然开阔了,家里种的洋葱上网卖,收购村里的蔬菜上网卖,去年,他还花一万多元钱拍下了阿里巴巴的洋葱类标王位置,成了网上着名的“洋葱王”。在网上,他的买卖都是拿美元计算,每年坐在家里就有200多万美元收入。

1.jpg


下海经商 网上卖洋葱

王桂欣今年59岁,他说自己是“二十几岁的大脑,三十几岁的身体,五十几岁的年龄”。办公室墙上贴的是世界地图,记事板上记着“加拿大多伦多”“阿联酋”“孟加拉”的船期,和人谈起生意,张口就问:“你是说FOB价,还是CIF价?”

1993年是中韩建交的第二年,韩国商人纷纷来到中国寻找商机。做农产品贸易的韩商韩载吉来到平度寻找洋葱货源。当时,在乡政府工作的王桂欣就开着大头车带着韩载吉四处转悠,没几天,两人就成了朋友。韩载吉劝王桂欣,回家自己开个公司,包块地,他负责引进韩国的洋葱良种,产品由他包销。就这样,王桂欣“下海”了。

韩载吉很快从韩国空运了7箱洋葱种子。这种洋葱个头大,普通的一亩地产1000公斤就属于好收成,这种洋葱一亩地能产5000多公斤。王桂欣把地全用来种洋葱,还动员村民一起参与。村民没见过新品种,新洋葱好不好吃?韩国人真能收购?不会种怎么办?王桂欣一拍胸脯,凭着他这个能人的信任,村民半信半疑地开始了种植。

第一年,六七十亩地只有三分之二的种子发芽。怎么移栽,怎么管理,这些都是韩载吉通过翻译电话指挥,细心的王桂欣把听来的全记在本上。洋葱收获时,村民惊呆了。国内的洋葱一个只有一二两重,韩国品种一个有1斤重!王桂欣高高兴兴地把洋葱收集起来,等着发货。“七八月雨季,咱没经验,普通洋葱堆一块儿不要紧,这种洋葱金贵,叫雨一泡烂了一大半。”即使是这样,除去承包费用和人工费,王桂欣一算,也比种普通品种赚钱。

韩国洋葱种了3年,这期间,王桂欣有了自营进出口权。韩载吉托他在安丘、东营、滨州等地发展业务,远在甘肃、内蒙古的种植户也让他去做指导。那段日子,王桂欣忙得几乎不着家。2000年,韩载吉从韩国到平度来看他,王桂欣正忙得不可开交。“他问我为什么不用电脑,一下把我问住了,我那时候还不知道电脑什么样。”韩载吉给王桂欣送了一台微机,村里没宽带,就用电话线拨号。王桂欣跟着孙子学26个字母,练“一指禅”一个键一个键地戳。半夜惊醒,他都要打开电脑,戳出一个字来就激动得手舞足蹈。

王桂欣学会了上网做买卖。注册阿里巴巴商铺,把产品照片发到网上,从此韩载吉不再是王桂欣的唯一客商。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地的客户通过网上联系方式找到王桂欣,他研制的新品种在网上是畅销货。虽然王桂欣的普通话还有浓浓的平度味,可他和老外沟通却无障碍。“网上有翻译软件啊!实在不行我这里还有懂翻译的员工!”王桂欣轻松地说。

2000年,王桂欣利用自己多年的积蓄,投资建起了青岛平度惠德蔬菜有限公司,搞起了蔬菜加工。他以优惠价格优先收购本村村民种植的蔬菜,后又将范围扩大到周围村庄,最远的到了60里外的张戈庄镇尚河头村。目前,王桂欣的“订单蔬菜基地”已达800多亩,本村就有110户菜农,种植面积达到了200多亩。村里一些七八十岁的老太太常常晚上凑在一起到老王的蔬菜加工厂剥洋葱皮,一晚上唠着嗑能挣上二三十块钱。

啥“土宝贝”卖了2000万?其实,你也可以拥有......

下一班小编 2017-02-07 21:06
刘茜,湖北金航农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土生土长的农民,十多年前还是个蹬着三轮车在乡下摆地摊儿的小贩昔日这个不会打字的农民,如今却将电商“玩大”,带领近千名老乡致富。经他“折腾”的家乡土货,不但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国外。今年公司旗下网店已实现销售收入近2000万。 土生土长农民“玩大”电商 小贩开网店卖山货 刘茜是谷城县土生土长的农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刘茜所在的那个镇子的街头巷尾开始隔三差五出现他蹬着三轮车摆摊的身影,贩水果、粮食,卖锅、碗、瓢、盆,总之,他觉得老乡们需要啥他就做啥买卖。但几年下来,人受了苦,钱也没挣到多少。 虽然买卖不尽如人意,但刘茜始终在寻找一些新的门道。考虑到地处鄂西北山区的家乡盛产山货,1996年,他开了家茶叶店。自己购买鲜叶加工,再卖给镇上及周边乡村的超市。“送货送多了,自然开了些眼界。”刘茜说道,自己的货物美价廉,但只能卖到自己摩托车能短时间骑到的地方,很多山货有时来不及收购就烂在农户手中。 另一件事同样触动他的神经。1998年底,自己的一个长辈,第一次将收获的油茶籽用大货车拉到江西去卖,因为没经验,这一车在那时就价值十多万的货被骗得一干二净…… 2000年的一天晚上,刘茜在电视上无意看到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一档节目。节目里,马云正在讲述他成立不久的阿里巴巴的故事。这是他第一次知道网络并听到“电商”这个新鲜词。那晚,刘茜非常兴奋,睡在床上他想,自己家乡的“土宝贝”如果放到网上去卖,岂不是能安全地打开销路? 当时,正好他的妻弟在当地银行的微机房工作,懂电脑。于是刘茜试着将当地销售信息及联系方式发布到了网上。没几天,他的这个“财富热线”响铃了。一个提着大包现金的外地客商来到镇上找他,他便骑着他那辆摩托,热情地带着客商挨家挨户看货。就这一次,客商从镇上收购了30吨板栗。这一笔,他净赚了近2万元。“以前一年上头都没这么多收入啊!”谈及这次经历,刘茜依然兴奋。 自那以后,一到晚上他就钻进网吧学着打字、学着搜索有关信息……然后逐一抄在本子上。晚上把供求信息整理好了以后,第二天就挨个联系。不久,入了门的刘茜尝试在阿里巴巴、淘宝注册会员开网店,他把从农民地里拍到的新鲜果蔬照片放到网店上,谁知生意好得出乎他意料。 刘茜把家乡的山货变成了“宝贝”,老乡们也因为他尝到了甜头,开始种植、养殖当地土特产的农民也多了起来,自己网店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他琢磨着,想求发展,就得从源头上继续壮大。2011年,刘茜邀请8家农户成立了合作社。 合作社的农民们发挥各自特长,有的种植旱半夏、柴胡、板蓝根,有的养殖龙虾、土元、蜈蚣,刘茜则专心负责售卖和服务。近几年,原生态食品走俏,刘茜又发现了新商机,把乡下人不吃的知了、九香虫(臭屁虫)等稀奇货拿到网上卖,马上引来抢购。现在被他搬到网店的“土宝贝”越来越多。 2013年,他成立了湖北金航农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用“合作社+基地+种植养殖户+回收+线上+线下销售”的方式统一经营。敢想敢做的刘茜渐渐在农产品电商圈里出了名,去年初,襄阳市电子商务协会在高新区孵化园成立时,会长薛云龙亲自找到刘茜,邀请其“入园”。“电子商务无地域。”刘茜讲述到,今年3月,一名云南的玛咖种植大户,搞了多年,但销路并不好,在河北贩卖玛咖后返回时途径襄阳,慕名找到刘茜想取取经。刘茜安排他在襄阳住了一个星期,并邀请他加入他的湖北农商网。结果这个云南客户回去后不到一个月,就给刘茜打来感谢电话:一外省客商与他一次性签下80万的种苗购入订单。 如今,已是阿里巴巴金牌会员、湖北十大优秀网商的刘茜谈及未来,说道:“幸运地搭上家乡农产品电商的‘头班车’,要通过互联网帮更多的农民兄弟把‘土宝贝’卖出去。”

刘茜,湖北金航农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土生土长的农民,十多年前还是个蹬着三轮车在乡下摆地摊儿的小贩昔日这个不会打字的农民,如今却将电商“玩大”,带领近千名老乡致富。经他“折腾”的家乡土货,不但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国外。今年公司旗下网店已实现销售收入近2000万。

1.jpg


土生土长农民“玩大”电商 小贩开网店卖山货

刘茜是谷城县土生土长的农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刘茜所在的那个镇子的街头巷尾开始隔三差五出现他蹬着三轮车摆摊的身影,贩水果、粮食,卖锅、碗、瓢、盆,总之,他觉得老乡们需要啥他就做啥买卖。但几年下来,人受了苦,钱也没挣到多少。

虽然买卖不尽如人意,但刘茜始终在寻找一些新的门道。考虑到地处鄂西北山区的家乡盛产山货,1996年,他开了家茶叶店。自己购买鲜叶加工,再卖给镇上及周边乡村的超市。“送货送多了,自然开了些眼界。”刘茜说道,自己的货物美价廉,但只能卖到自己摩托车能短时间骑到的地方,很多山货有时来不及收购就烂在农户手中。

另一件事同样触动他的神经。1998年底,自己的一个长辈,第一次将收获的油茶籽用大货车拉到江西去卖,因为没经验,这一车在那时就价值十多万的货被骗得一干二净……

2000年的一天晚上,刘茜在电视上无意看到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一档节目。节目里,马云正在讲述他成立不久的阿里巴巴的故事。这是他第一次知道网络并听到“电商”这个新鲜词。那晚,刘茜非常兴奋,睡在床上他想,自己家乡的“土宝贝”如果放到网上去卖,岂不是能安全地打开销路?

当时,正好他的妻弟在当地银行的微机房工作,懂电脑。于是刘茜试着将当地销售信息及联系方式发布到了网上。没几天,他的这个“财富热线”响铃了。一个提着大包现金的外地客商来到镇上找他,他便骑着他那辆摩托,热情地带着客商挨家挨户看货。就这一次,客商从镇上收购了30吨板栗。这一笔,他净赚了近2万元。“以前一年上头都没这么多收入啊!”谈及这次经历,刘茜依然兴奋。

自那以后,一到晚上他就钻进网吧学着打字、学着搜索有关信息……然后逐一抄在本子上。晚上把供求信息整理好了以后,第二天就挨个联系。不久,入了门的刘茜尝试在阿里巴巴、淘宝注册会员开网店,他把从农民地里拍到的新鲜果蔬照片放到网店上,谁知生意好得出乎他意料。

刘茜把家乡的山货变成了“宝贝”,老乡们也因为他尝到了甜头,开始种植、养殖当地土特产的农民也多了起来,自己网店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他琢磨着,想求发展,就得从源头上继续壮大。2011年,刘茜邀请8家农户成立了合作社。

合作社的农民们发挥各自特长,有的种植旱半夏、柴胡、板蓝根,有的养殖龙虾、土元、蜈蚣,刘茜则专心负责售卖和服务。近几年,原生态食品走俏,刘茜又发现了新商机,把乡下人不吃的知了、九香虫(臭屁虫)等稀奇货拿到网上卖,马上引来抢购。现在被他搬到网店的“土宝贝”越来越多。

2013年,他成立了湖北金航农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用“合作社+基地+种植养殖户+回收+线上+线下销售”的方式统一经营。敢想敢做的刘茜渐渐在农产品电商圈里出了名,去年初,襄阳市电子商务协会在高新区孵化园成立时,会长薛云龙亲自找到刘茜,邀请其“入园”。“电子商务无地域。”刘茜讲述到,今年3月,一名云南的玛咖种植大户,搞了多年,但销路并不好,在河北贩卖玛咖后返回时途径襄阳,慕名找到刘茜想取取经。刘茜安排他在襄阳住了一个星期,并邀请他加入他的湖北农商网。结果这个云南客户回去后不到一个月,就给刘茜打来感谢电话:一外省客商与他一次性签下80万的种苗购入订单。

如今,已是阿里巴巴金牌会员、湖北十大优秀网商的刘茜谈及未来,说道:“幸运地搭上家乡农产品电商的‘头班车’,要通过互联网帮更多的农民兄弟把‘土宝贝’卖出去。”

#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2017年,蕲艾卖起来!

下一班小编 2017-02-06 18:52
蕲艾,一个不起眼的产品,却被张俊凯做成了大生意。2011年,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张俊凯开始在淘宝上卖家乡特产——蕲艾,一年之后销售额就达两千多万元。经过两年的经营,他的网店逐渐成熟,但也面临着冒牌货、价格战的困扰,张俊凯正寻找新的出路。 网上卖家乡特产 一年卖了2000多万 艾草,这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养生产品在淘宝上却很受欢迎。蕲艾,蕲春四宝之一。2011底,28岁的张俊凯在淘宝上开店专卖蕲艾,一年卖出了2300多万元。2013年,在整个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他的“明大妈蕲艾坊”的销售额仍然有1800多万元。 在经营这家网店之前,张俊凯曾换了多份工作,但都不理想。他开始寻求改变,和很多人一样,他接触淘宝,卖衣服、鞋子、保健品,但大都没有做好。张俊凯琢磨:不能这样打游击了,该结合自身优势做点什么。 偶然的机会,看到网上有人卖艾草,张俊凯想到家乡特产——蕲艾。2011年11月,张俊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开网店卖蕲艾。 “刚开始也就是进点货,卖得还不错。”但是张俊凯很快遇到了困难——不知道蕲艾的年份,分不清产品的好坏。分不清蕲艾好坏的张俊凯为此吃了大亏:“有一批艾草叶不好,气味也不好,最后处理掉了,损失了二三十万元。”后来,张俊凯请教了当地年长的师傅,细心研究蕲艾,严把材料质量关。 解决好了原材料的问题,张俊凯开始走品牌化路线——把产品都打上“明大妈”这一品牌。明大妈是张俊凯的母亲明腊姑,“当时没想到那么多,就是觉得名字应该朗朗上口,明大妈叫起来也亲切,容易接受。”张俊凯还找人给母亲画了个卡通肖像,将“母亲”印在了包装上。 张俊凯说,网店定位精准是其成功的秘诀之一。蕲艾是养生产品,“明大妈蕲艾坊”打的是孝心牌,客户群定位的是老年人。如今该网店内艾草的产品有几十种,包含了温灸艾疗系列、温灸器具系列等四个系列。 去年是开店的第二年,网店的销售额达1800多万元,较第一年有所下降。张俊凯说,这是因为整个行业都不景气,此外还因为“明大妈蕲艾坊”遇到了很多网店都遇到过的坎——冒牌和低价。“大家都知道蕲春的艾草好,所以很多外地艾草都冒充蕲艾。”让张俊凯不能忍受的还有低价,“有些网店的产品冒充蕲艾,还打着全国七块八包邮的低价,搅乱了市场,这么低的价格还不够蕲艾的成本。” 但张俊凯说,他坚决不搞价格战,希望从服务和品牌上做功夫,“肯定要把‘明大妈’的品牌坚持下去,搞好蕲艾的品质和价格,适当的时候搞点促销。”他说,今年开始做足疗护理和刮痧按摩等产品,产品经过改良,更人性化。 未来的目标是什么?张俊凯“嘿嘿”一笑,“有想过搞其他的网店,但觉得不是很好,主要心思还是放在‘明大妈’上面。我们希望能做些深加工的东西,增加蕲艾的附加值,比如口服的艾草,或者提取蕲艾的有效成分做化妆品。” 2017电商农产品的品牌化,不容忽视 2016年已经彻彻底底的成为了过去式,纵观这一年,尤其是前三个季度,生鲜电商们的日子确实不好过。美味七七的轰然倒塌,多点商城和爱鲜蜂的大面积裁员,天天果园和本来生活对O2O业务“割肉式”的全面调整,青年菜君的“资本跳票”事件,果食帮动情又无奈的退场感言,壹桌网对转型的模糊回应……加之资本寒冬的威力显现,不少生鲜电商都遭遇融资难,进度受阻的问题。 但从哲学角度说,存在即合理。消费者对于线上购买生鲜的确有需求,这一点在中高收入人群和新生代消费者中体现较为突出。与其哀叹和唱衰,不如好好思考一下生鲜电商行业如何才能真正回归商业本质。对于一般的卖家来说,在接下来的2017年,如何确立品牌化尤为重要,不容忽视。 总结来说,品牌化是实现高回购率和高溢价的重要手段。“褚橙”的成功发掘出了“情怀”对于生鲜产品的商业化价值。但是“情怀”捧场可以,长期消费是行不通的。但是品牌和IP的建立意味着品质保证和知名度的建立,是提高客户消费粘性和高溢价的最有效手段。目前国内水果叫得响的品牌寥寥无几,品牌化的发展趋势是必然也是必要的。专业化则多体现在商业行为,售前沟通、送货速度、售后及时性等等,提高客户的消费体验,专业化是品牌建立最重要的一步。

蕲艾,一个不起眼的产品,却被张俊凯做成了大生意。2011年,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张俊凯开始在淘宝上卖家乡特产——蕲艾,一年之后销售额就达两千多万元。经过两年的经营,他的网店逐渐成熟,但也面临着冒牌货、价格战的困扰,张俊凯正寻找新的出路。

1.jpg


网上卖家乡特产 一年卖了2000多万

艾草,这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养生产品在淘宝上却很受欢迎。蕲艾,蕲春四宝之一。2011底,28岁的张俊凯在淘宝上开店专卖蕲艾,一年卖出了2300多万元。2013年,在整个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他的“明大妈蕲艾坊”的销售额仍然有1800多万元。

在经营这家网店之前,张俊凯曾换了多份工作,但都不理想。他开始寻求改变,和很多人一样,他接触淘宝,卖衣服、鞋子、保健品,但大都没有做好。张俊凯琢磨:不能这样打游击了,该结合自身优势做点什么。

偶然的机会,看到网上有人卖艾草,张俊凯想到家乡特产——蕲艾。2011年11月,张俊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开网店卖蕲艾。

“刚开始也就是进点货,卖得还不错。”但是张俊凯很快遇到了困难——不知道蕲艾的年份,分不清产品的好坏。分不清蕲艾好坏的张俊凯为此吃了大亏:“有一批艾草叶不好,气味也不好,最后处理掉了,损失了二三十万元。”后来,张俊凯请教了当地年长的师傅,细心研究蕲艾,严把材料质量关。

解决好了原材料的问题,张俊凯开始走品牌化路线——把产品都打上“明大妈”这一品牌。明大妈是张俊凯的母亲明腊姑,“当时没想到那么多,就是觉得名字应该朗朗上口,明大妈叫起来也亲切,容易接受。”张俊凯还找人给母亲画了个卡通肖像,将“母亲”印在了包装上。

张俊凯说,网店定位精准是其成功的秘诀之一。蕲艾是养生产品,“明大妈蕲艾坊”打的是孝心牌,客户群定位的是老年人。如今该网店内艾草的产品有几十种,包含了温灸艾疗系列、温灸器具系列等四个系列。

去年是开店的第二年,网店的销售额达1800多万元,较第一年有所下降。张俊凯说,这是因为整个行业都不景气,此外还因为“明大妈蕲艾坊”遇到了很多网店都遇到过的坎——冒牌和低价。“大家都知道蕲春的艾草好,所以很多外地艾草都冒充蕲艾。”让张俊凯不能忍受的还有低价,“有些网店的产品冒充蕲艾,还打着全国七块八包邮的低价,搅乱了市场,这么低的价格还不够蕲艾的成本。”

但张俊凯说,他坚决不搞价格战,希望从服务和品牌上做功夫,“肯定要把‘明大妈’的品牌坚持下去,搞好蕲艾的品质和价格,适当的时候搞点促销。”他说,今年开始做足疗护理和刮痧按摩等产品,产品经过改良,更人性化。

未来的目标是什么?张俊凯“嘿嘿”一笑,“有想过搞其他的网店,但觉得不是很好,主要心思还是放在‘明大妈’上面。我们希望能做些深加工的东西,增加蕲艾的附加值,比如口服的艾草,或者提取蕲艾的有效成分做化妆品。”

2017电商农产品的品牌化,不容忽视

2016年已经彻彻底底的成为了过去式,纵观这一年,尤其是前三个季度,生鲜电商们的日子确实不好过。美味七七的轰然倒塌,多点商城和爱鲜蜂的大面积裁员,天天果园和本来生活对O2O业务“割肉式”的全面调整,青年菜君的“资本跳票”事件,果食帮动情又无奈的退场感言,壹桌网对转型的模糊回应……加之资本寒冬的威力显现,不少生鲜电商都遭遇融资难,进度受阻的问题。

但从哲学角度说,存在即合理。消费者对于线上购买生鲜的确有需求,这一点在中高收入人群和新生代消费者中体现较为突出。与其哀叹和唱衰,不如好好思考一下生鲜电商行业如何才能真正回归商业本质。对于一般的卖家来说,在接下来的2017年,如何确立品牌化尤为重要,不容忽视。

总结来说,品牌化是实现高回购率和高溢价的重要手段。“褚橙”的成功发掘出了“情怀”对于生鲜产品的商业化价值。但是“情怀”捧场可以,长期消费是行不通的。但是品牌和IP的建立意味着品质保证和知名度的建立,是提高客户消费粘性和高溢价的最有效手段。目前国内水果叫得响的品牌寥寥无几,品牌化的发展趋势是必然也是必要的。专业化则多体现在商业行为,售前沟通、送货速度、售后及时性等等,提高客户的消费体验,专业化是品牌建立最重要的一步。

俩兄弟卖绿豆,年赚百万+,是时候该换个职业了......

下一班小编 2017-01-25 00:23
在运城市机场大道豪德贸易广场一家正在装修的门店内,有两个曾经也为工作奔忙的大学生正紧张地忙碌着,他们一个叫杨少锋,一个叫杨海军。杨海军在不停地接打手机,杨少锋则在整理店内的物品。两个小伙子都是芮城县靠近黄河的历山村人,从小一起长大,因为学习成绩好,两人都考上了大学,杨少锋上的是长春金融学院,杨海军则是上了西南交通大学。 现在两人是生意合作伙伴,他们虽然创业仅仅两年多,却已经有了上百万的年收入。 杨海军不太爱说话,杨少锋则弹弹衣襟上沾着的尘土,说起了他们的大学生活、他们毕业后的经历以及现在开网店、卖土特产的生意。 “自讨苦吃”的大学生活 2002年,农家少年杨少锋来到长春金融学院就读。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杨少锋说,自己从一进入大学就在考虑这个问题,后来想通了,大学除了学知识、长见识,就是历练。所以,杨少锋的大学生涯几乎一直在“自讨苦吃”。 从大二时,杨少锋每天凌晨三点起床,骑上将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到广告公司领报纸,然后挨家挨户送报纸,风雨无阻。除此之外,课余时间他也不闲着,一直是学校社团组织的活跃分子。“那时虽然很辛苦,但是感觉到很充实、很快乐。拿送报纸说,那不仅仅是一个体力活儿,最主要的是,我积累了人际交往方面的好多经验。”杨少锋说,年轻是资本,但是年轻时一定要多吃点苦,不然以后会后悔的。 2006年3月,即将毕业的时候,杨少锋开始了一个新尝试。“那时我和同学受到百度搜索引擎的启发,决定研发一个搜索引擎,当时北京奥运会正在筹备,我们的想法是,让外国人通过我们自己研发的网站,快速了解中国的体育和人文。”杨少锋说。 这次创业最后以失败收场,但是,却激发出了学习金融的杨少锋对网络的兴趣,他为此还有幸加入到了被称为“东北大学生创业第一人”董一萌的团队,在那里他学到了真本领和真功夫,而且还结交了网络界的高材生,为他以后的创业之路奠定了基础。 不断寻找合适的职业 2006年7月,杨少锋毕业离校。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毕业后找一份和本专业对口的工作是一件惬意的事。杨少锋学的是金融专业,他的同学多数选择了在银行或国有企业上班。 杨少锋说他自己当时在长春找一份工作也比较容易,但是他很想看看不同于长春的世界,就一路奔到了江南,去杭州应聘到一家木业公司的工作。凭着踏实能吃苦,杨少锋一开始的业绩就很是不错,很快当上了主管,然而,仅仅几个月后,他选择了跳槽。“那个公司收入不错,给我的岗位也不错,但员工相对老龄化,感觉不到朝气和活力,公司的规定我觉得也有些死板。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环境。”杨少锋说。 这时一个着名的电子商务公司正招人,对网络本来就感兴趣的他毅然辞职来到了该公司求职。“那天天气很热,其他求职人员都穿着短袖,而我却一直穿着从长春带来的长袖,因为那时身上的钱已经花得所剩无几,我又不好意思开口向家里要钱。我想既然走出去了就要靠自己,不想再靠家里资助了。”杨少锋说。 在公司里,杨少锋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巧,也结识了很多的朋友。还是由于他的踏实肯干能吃苦,很快又被提升为主管,而且他的想法和见解比较独特,很多都被领导采纳。在他当主管期间,他所在部门成绩突出,很多时候其他部门都以他的部门为“样板”“标兵”,杨少锋高兴地说。 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杨少锋的业绩也在不停下滑,看到短时间无法改变,无奈之下,杨少锋再次辞职,辗转到北京又在一家着名大型国企当上了客户主管。 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刚开始时,杨少锋很自豪,但过了不久,他发现他还是不适应。杨少锋说:“我可能一直渴望自己创业。经过毕业后几年的打拼,我觉得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到了可以独立创业的时候了。要不我的价值体现不出来,我开始琢磨干点什么好。想来想去,就是开个网店。” 回乡后拉朋友入伙 2009年下半年,杨少锋回到了芮城老家。当时杨海军恰巧也回家探望父母。 童年的伙伴聚到一起,坐下来聊过去,聊将来。杨少锋开始对杨海军“洗脑”,讲现在是经济时代、网络时代,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咱哥俩在外漂了这么多年也该干点东西了,不如一起开网店吧! 对于杨少锋讲的开网店,杨海军并不是很了解,他问,咱们在上面卖什么呢? 杨少锋说,卖咱们村的东西,现在城市生活的人特别注重保健养生,对于原生态的东西也特别感兴趣,咱们就从这方面着手,咱们村好东西不少,环境又好,尤其是野菜山货,都是绿色无公害产品,可是咱们村的人只知道挑出去、拉出去卖,就是弄到县城也没有多少人稀罕,既费劲又不挣钱。咱们收回来,在网上进行销售,一定能行。 杨少锋让杨海军好好考虑考虑。很快,杨海军就给了杨少峰答复,入伙! 对于海军的加入,杨少锋特别高兴:“海军看着话不多,但脑子灵活,有点子,他可是当年我们县的高考状元,西南交通大学毕业后在上海、苏州等地工作,很是了不起。” 说干就干,两人做了一次市场调查,在网上注册了一个叫“原春味”的网店。一开始,他们试着把自家的枣、花生、绿豆还有野花、野菜等几种产品的介绍和图片放到网上,没想到第一天就有了订单。 杨少锋讲,他的第一个订单是小野花,当时看到有订单别提有多高兴了,他赶忙用袋子包好,骑了20多分钟摩托车到县里的快递公司邮给买家。 接着又有了惊喜,当时全国市场紧缺绿豆,买家看到他们网店有绿豆,就向他们大批量订购,哥俩这回可就忙起来了,白天在本村以及周围村子挨家挨户收绿豆,晚上和家人一起帮着挑拣和筛选,第二天发货。几个月下来,哥俩憔悴了很多,但收入也多了起来。 转动脑子解决难题 眼看着生意一天天好起来,但问题也随之产生了。开网店货源至关重要,但是农产品有季节性,杨少锋的网店不断出现缺货断货的事情,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有的农产品不易保存,卖不掉只能白白扔掉,造成不小的损失。另外,两人资金周转不灵、人手也紧缺,物流渠道也不畅通。 面对一大堆问题,两个小伙子一时间摸不着了头脑,偶尔还会发生争执。但从来没有提出过要放弃。没钱了,放下架子,向亲戚朋友借,并保证一定尽快还上。人手不够,就把村里闲着的人拉过来帮忙,给他们发工资。 针对货源问题,他们可下了不少辛苦,周围的十里八村跑遍了收购货物,还把自家的院子和房子改成了仓库储存,对于不易贮存的,把它们腌制起来同样可以放到店铺里卖。就这样,两个人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一起研究、一起开拓市场,产品数量也从最初十来个品种做到了现在的八十几个品种,每天的订单数量也从几十个增加到上百个。现在他们的农产品发往全国各地,深圳、广州、香港的买家居多,而且对他们的评价也很高,有的买家还把他们的槐花、蒲公英等特色产品带到了日本,让日本人也品尝了他们家乡的野味。 现在哥俩的生意做大了,收入节节攀升。他们还找了十来个老乡帮忙整理包装,每人每年可以挣到1.5万元左右,村里的几家农户还和他们签订了合同,在自家的地里种上他们需要的品种,然后哥俩来收购,收购的价格也相当可观。这样既给村民们带来了额外的收入,又解决了货源问题。 杨少锋说:“我们经常会教乡亲们使用电脑,让他们通过电脑学习农业生产知识,想办法使乡亲们的农产品增值。” 为了提高供货效率,最近他们把公司仓库搬到了离物流公司较近的豪德贸易广场。 现在他们正装修自己的公司,招兵买马。“认准目标,坚持下去,就会走向成功。这是我和即将进入大学以及正在找工作的学弟学妹们分享的一点人生经验。”杨少锋说道。

在运城市机场大道豪德贸易广场一家正在装修的门店内,有两个曾经也为工作奔忙的大学生正紧张地忙碌着,他们一个叫杨少锋,一个叫杨海军。杨海军在不停地接打手机,杨少锋则在整理店内的物品。两个小伙子都是芮城县靠近黄河的历山村人,从小一起长大,因为学习成绩好,两人都考上了大学,杨少锋上的是长春金融学院,杨海军则是上了西南交通大学。

现在两人是生意合作伙伴,他们虽然创业仅仅两年多,却已经有了上百万的年收入。

杨海军不太爱说话,杨少锋则弹弹衣襟上沾着的尘土,说起了他们的大学生活、他们毕业后的经历以及现在开网店、卖土特产的生意。

1.JPG


“自讨苦吃”的大学生活

2002年,农家少年杨少锋来到长春金融学院就读。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杨少锋说,自己从一进入大学就在考虑这个问题,后来想通了,大学除了学知识、长见识,就是历练。所以,杨少锋的大学生涯几乎一直在“自讨苦吃”。

从大二时,杨少锋每天凌晨三点起床,骑上将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到广告公司领报纸,然后挨家挨户送报纸,风雨无阻。除此之外,课余时间他也不闲着,一直是学校社团组织的活跃分子。“那时虽然很辛苦,但是感觉到很充实、很快乐。拿送报纸说,那不仅仅是一个体力活儿,最主要的是,我积累了人际交往方面的好多经验。”杨少锋说,年轻是资本,但是年轻时一定要多吃点苦,不然以后会后悔的。

2006年3月,即将毕业的时候,杨少锋开始了一个新尝试。“那时我和同学受到百度搜索引擎的启发,决定研发一个搜索引擎,当时北京奥运会正在筹备,我们的想法是,让外国人通过我们自己研发的网站,快速了解中国的体育和人文。”杨少锋说。

这次创业最后以失败收场,但是,却激发出了学习金融的杨少锋对网络的兴趣,他为此还有幸加入到了被称为“东北大学生创业第一人”董一萌的团队,在那里他学到了真本领和真功夫,而且还结交了网络界的高材生,为他以后的创业之路奠定了基础。

不断寻找合适的职业

2006年7月,杨少锋毕业离校。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毕业后找一份和本专业对口的工作是一件惬意的事。杨少锋学的是金融专业,他的同学多数选择了在银行或国有企业上班。

杨少锋说他自己当时在长春找一份工作也比较容易,但是他很想看看不同于长春的世界,就一路奔到了江南,去杭州应聘到一家木业公司的工作。凭着踏实能吃苦,杨少锋一开始的业绩就很是不错,很快当上了主管,然而,仅仅几个月后,他选择了跳槽。“那个公司收入不错,给我的岗位也不错,但员工相对老龄化,感觉不到朝气和活力,公司的规定我觉得也有些死板。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环境。”杨少锋说。

这时一个着名的电子商务公司正招人,对网络本来就感兴趣的他毅然辞职来到了该公司求职。“那天天气很热,其他求职人员都穿着短袖,而我却一直穿着从长春带来的长袖,因为那时身上的钱已经花得所剩无几,我又不好意思开口向家里要钱。我想既然走出去了就要靠自己,不想再靠家里资助了。”杨少锋说。

在公司里,杨少锋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巧,也结识了很多的朋友。还是由于他的踏实肯干能吃苦,很快又被提升为主管,而且他的想法和见解比较独特,很多都被领导采纳。在他当主管期间,他所在部门成绩突出,很多时候其他部门都以他的部门为“样板”“标兵”,杨少锋高兴地说。

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杨少锋的业绩也在不停下滑,看到短时间无法改变,无奈之下,杨少锋再次辞职,辗转到北京又在一家着名大型国企当上了客户主管。

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刚开始时,杨少锋很自豪,但过了不久,他发现他还是不适应。杨少锋说:“我可能一直渴望自己创业。经过毕业后几年的打拼,我觉得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到了可以独立创业的时候了。要不我的价值体现不出来,我开始琢磨干点什么好。想来想去,就是开个网店。”

回乡后拉朋友入伙

2009年下半年,杨少锋回到了芮城老家。当时杨海军恰巧也回家探望父母。

童年的伙伴聚到一起,坐下来聊过去,聊将来。杨少锋开始对杨海军“洗脑”,讲现在是经济时代、网络时代,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咱哥俩在外漂了这么多年也该干点东西了,不如一起开网店吧!

对于杨少锋讲的开网店,杨海军并不是很了解,他问,咱们在上面卖什么呢?

杨少锋说,卖咱们村的东西,现在城市生活的人特别注重保健养生,对于原生态的东西也特别感兴趣,咱们就从这方面着手,咱们村好东西不少,环境又好,尤其是野菜山货,都是绿色无公害产品,可是咱们村的人只知道挑出去、拉出去卖,就是弄到县城也没有多少人稀罕,既费劲又不挣钱。咱们收回来,在网上进行销售,一定能行。

杨少锋让杨海军好好考虑考虑。很快,杨海军就给了杨少峰答复,入伙!

对于海军的加入,杨少锋特别高兴:“海军看着话不多,但脑子灵活,有点子,他可是当年我们县的高考状元,西南交通大学毕业后在上海、苏州等地工作,很是了不起。”

说干就干,两人做了一次市场调查,在网上注册了一个叫“原春味”的网店。一开始,他们试着把自家的枣、花生、绿豆还有野花、野菜等几种产品的介绍和图片放到网上,没想到第一天就有了订单。

杨少锋讲,他的第一个订单是小野花,当时看到有订单别提有多高兴了,他赶忙用袋子包好,骑了20多分钟摩托车到县里的快递公司邮给买家。

接着又有了惊喜,当时全国市场紧缺绿豆,买家看到他们网店有绿豆,就向他们大批量订购,哥俩这回可就忙起来了,白天在本村以及周围村子挨家挨户收绿豆,晚上和家人一起帮着挑拣和筛选,第二天发货。几个月下来,哥俩憔悴了很多,但收入也多了起来。

转动脑子解决难题

眼看着生意一天天好起来,但问题也随之产生了。开网店货源至关重要,但是农产品有季节性,杨少锋的网店不断出现缺货断货的事情,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有的农产品不易保存,卖不掉只能白白扔掉,造成不小的损失。另外,两人资金周转不灵、人手也紧缺,物流渠道也不畅通。

面对一大堆问题,两个小伙子一时间摸不着了头脑,偶尔还会发生争执。但从来没有提出过要放弃。没钱了,放下架子,向亲戚朋友借,并保证一定尽快还上。人手不够,就把村里闲着的人拉过来帮忙,给他们发工资。

针对货源问题,他们可下了不少辛苦,周围的十里八村跑遍了收购货物,还把自家的院子和房子改成了仓库储存,对于不易贮存的,把它们腌制起来同样可以放到店铺里卖。就这样,两个人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一起研究、一起开拓市场,产品数量也从最初十来个品种做到了现在的八十几个品种,每天的订单数量也从几十个增加到上百个。现在他们的农产品发往全国各地,深圳、广州、香港的买家居多,而且对他们的评价也很高,有的买家还把他们的槐花、蒲公英等特色产品带到了日本,让日本人也品尝了他们家乡的野味。

现在哥俩的生意做大了,收入节节攀升。他们还找了十来个老乡帮忙整理包装,每人每年可以挣到1.5万元左右,村里的几家农户还和他们签订了合同,在自家的地里种上他们需要的品种,然后哥俩来收购,收购的价格也相当可观。这样既给村民们带来了额外的收入,又解决了货源问题。

杨少锋说:“我们经常会教乡亲们使用电脑,让他们通过电脑学习农业生产知识,想办法使乡亲们的农产品增值。”

为了提高供货效率,最近他们把公司仓库搬到了离物流公司较近的豪德贸易广场。

现在他们正装修自己的公司,招兵买马。“认准目标,坚持下去,就会走向成功。这是我和即将进入大学以及正在找工作的学弟学妹们分享的一点人生经验。”杨少锋说道。

掐指一算:土特产+直播,2017会更火爆......

下一班小编 2017-01-23 22:54
前几天,80后IT男出身的淘宝店主“阿土”,以“穿越”复古形象直播烹饪自己老家的黑猪肉,1小时吸引10万网友围观,很多观看直播的粉丝边看边下单,一下子卖了3万多斤。 直播树林捡鸡蛋,围观蜂箱取蜂蜜 12月1日,重庆市秀山县石堤镇高桥村,当地农户唐位斌走进自家的柑橘基地,高兴地向网友介绍他家的柑橘品种,这个是脐橙,这是椪柑,这是才栽种的白皮柚……摄像机、单反相机、手机等“长枪短炮”纷纷瞄准这个场景。此时,这场直播正为13万网友实时呈现。 此前,秀山县的另一个村子雅江镇桂坪村,也因为直播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村红”黄泽翼和农户猫着腰潜入养鸡场,时而撒玉米引诱鸡群,时而搞“突然袭击”,时而围追堵截……这场“村红直播找土货”的活动,通过淘宝直播平台向全国实时播出,像黄泽翼这样村里的“网红”就被称为“村红”。 只见黄泽翼轻车熟路,趁着抓鸡的空隙,对着镜头现场售卖:“网上下单,现场称重,马上发货。”5秒钟后,一个来自重庆主城的土鸡蛋订单来了。镜头一转,直播团队即刻开始直播土鸡蛋装箱,村民们给鸡蛋贴上溯源二维码后,这些土鸡蛋就随着秀山农村快递的货车送进了城。 在长达10个小时的直播里,“村红”直播团队用“边参观、边讲解、边玩耍”的模式,向网友们直播了山头抓土鸡、树林里捡土鸡蛋、寻找农家腊肉源头、开蜂箱取蜂蜜、品农家特色菜等场景。直播的相关农产品也在电商平台同步发售,网友在网上下单后,现场即可实现称重、装车,再运至物流园区打包、发货。 在淘宝上直播的同时,秀山本土的电商网站也趁热推出了土鸡蛋、蜂蜜等农产品促销,引发网友抢购热潮。“促销的差价由政府补贴,相比活动期间的销售额,我们更希望借此次直播打响秀山农产品品牌,促进农民增收。”秀山县电商办相关负责人说。 —我家养的“土飞鸡”,订单排到半年后— 因为能飞起来挺高挺远,桂坪村“村红”王成刚笑称:“我家养的鸡是‘土飞鸡’。直播后,我的‘土飞鸡’订单排到了半年后。” “有直接打电话来订货的,也有通过淘宝找来的,土鸡和土鸡蛋产量少,好多订单我都不敢接。”言语中,王成刚掩饰不住高兴。 可最初,王成刚对直播并不感冒。当黄泽翼第一次上门时,王成刚正给山坡上的土鸡喂食,300亩地的生态农场里,脐橙树枝繁叶茂,“土飞鸡”满山跑。 作为一名农村淘宝合伙人,黄泽翼经常进村入户收购农产品,他知道王成刚养的土鸡好,可深山无人识,平日里只有靠熟人口口相传,卖不上价,销量也上不去。 见到黄泽翼上门,王成刚叹了口气,原来眼看鸡要出栏了,一家人正为销路发愁。而此时,王成刚家的土鸡养殖规模已从2000多只减少到了600只。 “不着急嘛,我给你讲个好事情。” 黄泽翼向王成刚介绍说,“现在可以在网上直播卖土货,到时来你这现场直播,不愁卖不出去。” 在地里刨了大半辈子的王成刚半信半疑:只在电视上看到土货在网上卖得好,这个直播真能行? “得行,不要钱,免费做广告。” “从来没上过电视,直播咋整呢?” “平时怎么干,直播时就怎么干!” 黄泽翼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农产品的自销烦恼,他从小便耳濡目染。做了农村淘宝合作人后,他的感触更深了:一方面,农民自己销售农产品,渠道有限,销量难以保证,经销商上门收购,又卖不上价;另一方面,城里的消费者青睐生态、自然的农产品,但途径有限,难以接触到真正的土货,难以溯源,对农产品质量有担忧。 “直播土货,正是将消费者带到田间地头,让消费者了解农产品的原生态模样,眼见为实,这样买才放心。”黄泽翼说。 结合当地的农产品现状和消费者的消费喜好,秀山县电商办、农村淘宝合伙人联系了土家腊肉、茶叶、霉豆腐等27项本地农产品,确保直播当天线上农产品销售多种多样。 来自重庆秀山的数据显示,直播当天,27种农产品全部售罄,土鸡蛋创造了30万枚的销售“神话”,当天农产品销售额达到65万元。直播后一周时间,销售各类农产品5万余单,销售额达到200多万元。淘宝数据显示,直播当天上午,“村红直播找土货”淘宝直播平台共计突破16万名网友在线观看,同期在线人数近5000人,点赞次数近9万次;开播前5秒,土鸡蛋销售4万枚。 网络方便、更发达 “如今,我这个‘村红’真的‘红’了!”黄泽翼很感慨。 “老杨,你家今年收的花生帮我装10斤,我下午来拿,记得要晒干的,顾客特意嘱咐了。”“喂!王大哥,留200个土鸡蛋,我中午来拿……”一大清早,黄泽翼就开始核对前一晚的订单,挨个打电话通知农户备货。 “好,要得!我现在就去准备,你直接来拿就是。”村民的回复,热烈及时。 “现在网络太发达了,我们都落伍了。”雅江镇桂坪村冷水组村民杨再芬说,她家的花生、腊肉、豆豉等土货都直接供给黄泽翼,“不用出门就把货卖到了外地,以前想都不敢想。” 以前可不是这样。“走村串户收购农产品时,村民对互联网不了解,认为网络销售是胡扯,有些村民还会故意抬价。”如今,黄泽翼只要进村入户,村民都会主动向他推销自家的土货。一些尝到网络销售甜头的农户,则开始自己“鼓捣”电商销售。 直播帮助优质产品找到了市场,更开阔了思路。春节临近,在各大电商平台和直播平台上,一个个“村红”“网红”正铆足干劲儿,玩出花样儿,让自己的汗水变成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前几天,80后IT男出身的淘宝店主“阿土”,以“穿越”复古形象直播烹饪自己老家的黑猪肉,1小时吸引10万网友围观,很多观看直播的粉丝边看边下单,一下子卖了3万多斤。

1.jpg


直播树林捡鸡蛋,围观蜂箱取蜂蜜

12月1日,重庆市秀山县石堤镇高桥村,当地农户唐位斌走进自家的柑橘基地,高兴地向网友介绍他家的柑橘品种,这个是脐橙,这是椪柑,这是才栽种的白皮柚……摄像机、单反相机、手机等“长枪短炮”纷纷瞄准这个场景。此时,这场直播正为13万网友实时呈现。

此前,秀山县的另一个村子雅江镇桂坪村,也因为直播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村红”黄泽翼和农户猫着腰潜入养鸡场,时而撒玉米引诱鸡群,时而搞“突然袭击”,时而围追堵截……这场“村红直播找土货”的活动,通过淘宝直播平台向全国实时播出,像黄泽翼这样村里的“网红”就被称为“村红”。

只见黄泽翼轻车熟路,趁着抓鸡的空隙,对着镜头现场售卖:“网上下单,现场称重,马上发货。”5秒钟后,一个来自重庆主城的土鸡蛋订单来了。镜头一转,直播团队即刻开始直播土鸡蛋装箱,村民们给鸡蛋贴上溯源二维码后,这些土鸡蛋就随着秀山农村快递的货车送进了城。

在长达10个小时的直播里,“村红”直播团队用“边参观、边讲解、边玩耍”的模式,向网友们直播了山头抓土鸡、树林里捡土鸡蛋、寻找农家腊肉源头、开蜂箱取蜂蜜、品农家特色菜等场景。直播的相关农产品也在电商平台同步发售,网友在网上下单后,现场即可实现称重、装车,再运至物流园区打包、发货。

在淘宝上直播的同时,秀山本土的电商网站也趁热推出了土鸡蛋、蜂蜜等农产品促销,引发网友抢购热潮。“促销的差价由政府补贴,相比活动期间的销售额,我们更希望借此次直播打响秀山农产品品牌,促进农民增收。”秀山县电商办相关负责人说。

—我家养的“土飞鸡”,订单排到半年后—

因为能飞起来挺高挺远,桂坪村“村红”王成刚笑称:“我家养的鸡是‘土飞鸡’。直播后,我的‘土飞鸡’订单排到了半年后。”

“有直接打电话来订货的,也有通过淘宝找来的,土鸡和土鸡蛋产量少,好多订单我都不敢接。”言语中,王成刚掩饰不住高兴。

可最初,王成刚对直播并不感冒。当黄泽翼第一次上门时,王成刚正给山坡上的土鸡喂食,300亩地的生态农场里,脐橙树枝繁叶茂,“土飞鸡”满山跑。

作为一名农村淘宝合伙人,黄泽翼经常进村入户收购农产品,他知道王成刚养的土鸡好,可深山无人识,平日里只有靠熟人口口相传,卖不上价,销量也上不去。

见到黄泽翼上门,王成刚叹了口气,原来眼看鸡要出栏了,一家人正为销路发愁。而此时,王成刚家的土鸡养殖规模已从2000多只减少到了600只。

“不着急嘛,我给你讲个好事情。” 黄泽翼向王成刚介绍说,“现在可以在网上直播卖土货,到时来你这现场直播,不愁卖不出去。”

在地里刨了大半辈子的王成刚半信半疑:只在电视上看到土货在网上卖得好,这个直播真能行?

“得行,不要钱,免费做广告。”

“从来没上过电视,直播咋整呢?”

“平时怎么干,直播时就怎么干!”

黄泽翼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农产品的自销烦恼,他从小便耳濡目染。做了农村淘宝合作人后,他的感触更深了:一方面,农民自己销售农产品,渠道有限,销量难以保证,经销商上门收购,又卖不上价;另一方面,城里的消费者青睐生态、自然的农产品,但途径有限,难以接触到真正的土货,难以溯源,对农产品质量有担忧。

“直播土货,正是将消费者带到田间地头,让消费者了解农产品的原生态模样,眼见为实,这样买才放心。”黄泽翼说。

结合当地的农产品现状和消费者的消费喜好,秀山县电商办、农村淘宝合伙人联系了土家腊肉、茶叶、霉豆腐等27项本地农产品,确保直播当天线上农产品销售多种多样。

来自重庆秀山的数据显示,直播当天,27种农产品全部售罄,土鸡蛋创造了30万枚的销售“神话”,当天农产品销售额达到65万元。直播后一周时间,销售各类农产品5万余单,销售额达到200多万元。淘宝数据显示,直播当天上午,“村红直播找土货”淘宝直播平台共计突破16万名网友在线观看,同期在线人数近5000人,点赞次数近9万次;开播前5秒,土鸡蛋销售4万枚。

网络方便、更发达

“如今,我这个‘村红’真的‘红’了!”黄泽翼很感慨。

“老杨,你家今年收的花生帮我装10斤,我下午来拿,记得要晒干的,顾客特意嘱咐了。”“喂!王大哥,留200个土鸡蛋,我中午来拿……”一大清早,黄泽翼就开始核对前一晚的订单,挨个打电话通知农户备货。

“好,要得!我现在就去准备,你直接来拿就是。”村民的回复,热烈及时。

“现在网络太发达了,我们都落伍了。”雅江镇桂坪村冷水组村民杨再芬说,她家的花生、腊肉、豆豉等土货都直接供给黄泽翼,“不用出门就把货卖到了外地,以前想都不敢想。”

以前可不是这样。“走村串户收购农产品时,村民对互联网不了解,认为网络销售是胡扯,有些村民还会故意抬价。”如今,黄泽翼只要进村入户,村民都会主动向他推销自家的土货。一些尝到网络销售甜头的农户,则开始自己“鼓捣”电商销售。

直播帮助优质产品找到了市场,更开阔了思路。春节临近,在各大电商平台和直播平台上,一个个“村红”“网红”正铆足干劲儿,玩出花样儿,让自己的汗水变成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月光族?你可能上了假班,也或许是因为没卖大米

下一班小编 2017-01-19 23:55
陈洪力的家在黑龙江省五常市杜家镇七一村车家屯。2012年,他在淘宝网上注册了“陈大力稻花香米店”,至今已累计销售41万余斤五常大米,是淘宝网上五常大米销售量最高的卖家。陈洪力不仅卖掉了自己家种植的30亩稻米,还收购了村里好多农户家的稻米转卖了出去。 五常小伙 网卖41万斤大米 陈洪力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他家所在地的农田是最适宜种植五常稻花香米的区域之一。2012年10月,陈洪力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回哈尔滨租了间门面房卖五常大米,顺便在淘宝网上注册了“陈大力稻花香米店”。一个多月后,陈洪力意外发现,网店的销售量差不多是实体店的两倍,“我意识到网上卖大米会是未来发展趋势,不久就回家开始专心在网上卖大米”。 在陈洪力看来,他在网上卖大米之所以成功,最离不开农村人代代相传的纯朴劲儿——“要吸引回头客,最重要的就是讲诚信,诚信比品牌还重要。”在“陈大力稻花香米店”的页面上,有一张陈洪力的全家福,照片中老父亲陈俊志手捧纸板,上面写着“全家宣言:100%纯正五常稻花香大米”。此外,陈洪力将自己身份证的照片也放在了网页上,以此担保所有产品均是最纯正的五常稻花香大米。“我们收购稻米时,会先尝一下生大米,我父亲嚼一下就能大体知道稻米质量怎么样,为确保万无一失,我还要把米蒸熟后仔细品尝,米够香我们才会收购。” 电子商务看起来很美,但为了运营“陈大力稻花香米店”,陈洪力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购买电脑、真空包装机等设备需要资金,收购老乡的稻米更需要大量资金,陈洪力联系了团哈尔滨市委,团市委的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为他提供了10万元的全额贴息贷款。经营网店也是个“累心”的活儿,“几乎每天晚上我都看客户评价到12点多,我得研究客户的心理,尽量让他们满意。如果他们不满意,给我个差评,对我影响很大。” 2013年11月18日,一个买家评论道:“这米吃起来失望,不会再买。”陈洪力看到后,立即打电话过去查找原因。5天后买家做了追加评论:“卖家非常负责,打来电话询问。原来是我家保姆煮饭方法不对,水放太多。调整后味道确实很好,煮饭的时候已经满屋飘香。卖家诚意十足,令人感动。我还会来购买,谢谢。” 除了这些,陈洪力还有许多操心事。他指着一沓快递单据说:“快递费用太高了,往江浙沪一带发货,每斤大米需要运费1.8元,我网店的大米都是免运费,这就增加了许多成本。”对于物流公司发货慢以及个别快递员素质不高的问题,陈洪力很是无奈:“这直接影响到网店的信誉,我要费很大力气去跟客户解释、道歉,有时候还得重新发货。” 在陈洪力开网店之前,车家屯的农民很难想象大米也能在网上卖。五常市各乡镇下辖的每个村几乎都有米业公司。通常,这些米业公司会与村里众多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去年,杜家镇一家米业公司却没有完全按照合同收购稻米。七一村的刘永久家去年承包了60亩水田种水稻,米业公司原定每斤2.10元收购他家的稻米,最终却只出价1.60~1.70元。刘永久后来找到陈洪力,在确认了米的质量之后,陈洪力买下了刘家全部的稻米。 刘永久说,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米业公司生产的五常大米礼盒,包装精美,走的是高端市场路线,有些甚至卖到20元一斤。‘八项规定’出台后,礼品五常大米市场需求量有所降低,米业公司相应地也减少了收购量。”去年,陈洪力卖完自家的30亩大米外,还帮许多像刘永久一样的农户解决了销路问题。 陈洪力以每斤8元的价格销售五常稻花香稻米,着实让村民们羡慕,杜家镇以及周边地区的几个年轻人已经行动起来,到陈洪力家里取经,也想加入到网络销售大米的行列中,但对于能不能做好也有好多困惑。

陈洪力的家在黑龙江省五常市杜家镇七一村车家屯。2012年,他在淘宝网上注册了“陈大力稻花香米店”,至今已累计销售41万余斤五常大米,是淘宝网上五常大米销售量最高的卖家。陈洪力不仅卖掉了自己家种植的30亩稻米,还收购了村里好多农户家的稻米转卖了出去。

1.jpg


五常小伙 网卖41万斤大米

陈洪力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他家所在地的农田是最适宜种植五常稻花香米的区域之一。2012年10月,陈洪力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回哈尔滨租了间门面房卖五常大米,顺便在淘宝网上注册了“陈大力稻花香米店”。一个多月后,陈洪力意外发现,网店的销售量差不多是实体店的两倍,“我意识到网上卖大米会是未来发展趋势,不久就回家开始专心在网上卖大米”。

在陈洪力看来,他在网上卖大米之所以成功,最离不开农村人代代相传的纯朴劲儿——“要吸引回头客,最重要的就是讲诚信,诚信比品牌还重要。”在“陈大力稻花香米店”的页面上,有一张陈洪力的全家福,照片中老父亲陈俊志手捧纸板,上面写着“全家宣言:100%纯正五常稻花香大米”。此外,陈洪力将自己身份证的照片也放在了网页上,以此担保所有产品均是最纯正的五常稻花香大米。“我们收购稻米时,会先尝一下生大米,我父亲嚼一下就能大体知道稻米质量怎么样,为确保万无一失,我还要把米蒸熟后仔细品尝,米够香我们才会收购。”

电子商务看起来很美,但为了运营“陈大力稻花香米店”,陈洪力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购买电脑、真空包装机等设备需要资金,收购老乡的稻米更需要大量资金,陈洪力联系了团哈尔滨市委,团市委的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为他提供了10万元的全额贴息贷款。经营网店也是个“累心”的活儿,“几乎每天晚上我都看客户评价到12点多,我得研究客户的心理,尽量让他们满意。如果他们不满意,给我个差评,对我影响很大。”

2013年11月18日,一个买家评论道:“这米吃起来失望,不会再买。”陈洪力看到后,立即打电话过去查找原因。5天后买家做了追加评论:“卖家非常负责,打来电话询问。原来是我家保姆煮饭方法不对,水放太多。调整后味道确实很好,煮饭的时候已经满屋飘香。卖家诚意十足,令人感动。我还会来购买,谢谢。”

除了这些,陈洪力还有许多操心事。他指着一沓快递单据说:“快递费用太高了,往江浙沪一带发货,每斤大米需要运费1.8元,我网店的大米都是免运费,这就增加了许多成本。”对于物流公司发货慢以及个别快递员素质不高的问题,陈洪力很是无奈:“这直接影响到网店的信誉,我要费很大力气去跟客户解释、道歉,有时候还得重新发货。”

在陈洪力开网店之前,车家屯的农民很难想象大米也能在网上卖。五常市各乡镇下辖的每个村几乎都有米业公司。通常,这些米业公司会与村里众多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去年,杜家镇一家米业公司却没有完全按照合同收购稻米。七一村的刘永久家去年承包了60亩水田种水稻,米业公司原定每斤2.10元收购他家的稻米,最终却只出价1.60~1.70元。刘永久后来找到陈洪力,在确认了米的质量之后,陈洪力买下了刘家全部的稻米。

刘永久说,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米业公司生产的五常大米礼盒,包装精美,走的是高端市场路线,有些甚至卖到20元一斤。‘八项规定’出台后,礼品五常大米市场需求量有所降低,米业公司相应地也减少了收购量。”去年,陈洪力卖完自家的30亩大米外,还帮许多像刘永久一样的农户解决了销路问题。

陈洪力以每斤8元的价格销售五常稻花香稻米,着实让村民们羡慕,杜家镇以及周边地区的几个年轻人已经行动起来,到陈洪力家里取经,也想加入到网络销售大米的行列中,但对于能不能做好也有好多困惑。

哇!橙子,一个月28万斤。不说了,小编正在搞副业路上ing

下一班小编 2017-01-18 23:02
80后,“灵泛”,“帮主”。这是马乖的标签。如今,她又多了一个标签:美女销售。2014年11月,马乖搁下服装设计师的工作,开始与朋友卖甜橙,并创下了“一个月销售28万斤”的传奇故事。 从“服装设计师”变成“卖橙子的小姑娘” 马乖出生于株洲,但因父母工作的原因,先后在长沙、武汉、上海等地生活。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云游四方”。马乖学的是服装设计专业,大学毕业后,有一间自己的服装工作室。“因从小就养成了豪爽的性格,所以设计的服装有点夸张,有股‘江湖风’。”所以,朋友都称呼马乖为“马帮主”。 去年11月,一次偶然的机会,马乖看到一组数据: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已有99%的智能手机用户使用微信。爱“闯荡”的马乖,开始琢磨这一块大市场。当时正值11月份,生产橙子的季节,天生爱吃橙子的马乖,索性把创业目标锁定为销售橙子。 她自嘲说,“也许我名字的‘乖’,用古灵精怪的‘怪’来形容更贴切。” 对于从没做过生意的马乖,一开始就面临各种考验。好在马乖有多年的“云游经历”,结交了五湖四海的朋友,“经朋友推荐,我们品尝了全国各地有名的橙子。”最终,选择了郴州永兴甜橙。马乖说:“它水分充足,沁甜、爽口,吃起来有种初恋的感觉。” “但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果园,长期合作、订购,卖给相信我们的顾客,还需实地考察。”考虑到不同群体,吃东西的习惯、口味不尽一致,马乖和3名合伙人,邀请各类客户群体的代表一起进果园,摘橙子,试吃。“尤其是男性群体,由于嚼槟郎的原因,会不喜欢吃橙子,所以一定要选一个特别好吃,爽口的品种。”为此,马乖还特邀了一名有多年嚼槟榔历史的朋友,一起试吃。 最终,马乖承包了永兴一家果园,每天根据顾客的订单需求,由果园农夫当天摘下新鲜的橙子,发货送至株洲地区。在微商火热的当今,怎样才能立足?马乖认为,只有想顾客之所想,供顾客之所需,才能获得顾客的“心”。 处女座的马乖,爱干净、爱整洁、怕麻烦的特质格外明显。尤其是吃橙子的时候,恨不得有专人把橙子剥好。“如何才能优雅地吃橙子?”马乖在家每次吃橙子,都会用刀切,“送刀太危险,那么送剥橙器就OK吧,再配送一包湿纸巾。” “给顾客贴心的感觉,才会选择我们的橙子。”马乖表示,虽然成本增加了,但是长远来说,获得了更多的客户群,“一个月内销售28万斤甜橙的业绩,是最好的证明。”对于一个新微商来说,选产品、产品包装都不是最难的,考验人的是“怎么建立客户群”。 和一般的人一样,马乖只是通过“用户添加”的方式,主动添加粉丝,“但这类粉丝活跃度不高,处于被动状态。”马乖还有第二套方案,通过自媒体营销,利用自身优势,打出“快辣女神”的称号,注册公众号,并定期推送与橙子有关知识的微信,吸引粉丝。 刚开始营销的几天,马乖因疲劳过度而生病,需打吊针。可去哪里打针?马乖也有讲究,“中心医院人流量大,而且去中心医院打针的人群,应该是条件较好的群体。”于是,她也选择了去中心医院打吊针。 打吊针时间长,又无聊。闲不下来的马乖,手机仍不离身,通过微信与顾客交流,并不断有顾客来医院送钱、拿橙子。“旁边的病友看得一愣一愣的,都好奇我在干吗。”马乖又一遍遍耐心地跟病友们介绍自己的甜橙,包括吃橙子有哪些好处、自己的橙子怎么好吃。就这样,2个小时,她在医院卖了800斤甜橙。 她说,要想让别人疯,自己得先疯。考虑到水果是季节性明显的产品,马乖正在筹划“果然是你”品牌,让顾客不管在什么季节,都能吃到当季最新鲜的水果。目前,已与葡萄、樱桃等水果生产商签约。 马乖经营之道:把自己当顾客 甜橙,并不新奇的产品,但是,马乖找到了一种新的营销手段:通过微信销售。在微商云集的时代,她抓住了客户的“心”,才有足够的竞争力立足于市。 线上消费模式,对首次消费的客户而言,产品、商家都是“陌生的”、“半信半疑的”。马乖认为与传统销售模式一样,要让顾客能“看得见”、“摸得着”商品,邀请各类客户群体代表,去果园试吃。 其次,就要拼服务。只有把自己当成顾客,打消顾客的顾虑,并提供解决的方法,才能真的打动顾客。一把剥橙器、一包湿纸巾,看似费钱的细节,却是抓住客户的“心”的必杀技。 说到底,保证质量、解决了后顾之忧,就是“换位法”,把自己当顾客。

80后,“灵泛”,“帮主”。这是马乖的标签。如今,她又多了一个标签:美女销售。2014年11月,马乖搁下服装设计师的工作,开始与朋友卖甜橙,并创下了“一个月销售28万斤”的传奇故事。

1.jpg


从“服装设计师”变成“卖橙子的小姑娘”

马乖出生于株洲,但因父母工作的原因,先后在长沙、武汉、上海等地生活。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云游四方”。马乖学的是服装设计专业,大学毕业后,有一间自己的服装工作室。“因从小就养成了豪爽的性格,所以设计的服装有点夸张,有股‘江湖风’。”所以,朋友都称呼马乖为“马帮主”。

去年11月,一次偶然的机会,马乖看到一组数据: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已有99%的智能手机用户使用微信。爱“闯荡”的马乖,开始琢磨这一块大市场。当时正值11月份,生产橙子的季节,天生爱吃橙子的马乖,索性把创业目标锁定为销售橙子。

她自嘲说,“也许我名字的‘乖’,用古灵精怪的‘怪’来形容更贴切。”

对于从没做过生意的马乖,一开始就面临各种考验。好在马乖有多年的“云游经历”,结交了五湖四海的朋友,“经朋友推荐,我们品尝了全国各地有名的橙子。”最终,选择了郴州永兴甜橙。马乖说:“它水分充足,沁甜、爽口,吃起来有种初恋的感觉。”

“但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果园,长期合作、订购,卖给相信我们的顾客,还需实地考察。”考虑到不同群体,吃东西的习惯、口味不尽一致,马乖和3名合伙人,邀请各类客户群体的代表一起进果园,摘橙子,试吃。“尤其是男性群体,由于嚼槟郎的原因,会不喜欢吃橙子,所以一定要选一个特别好吃,爽口的品种。”为此,马乖还特邀了一名有多年嚼槟榔历史的朋友,一起试吃。

最终,马乖承包了永兴一家果园,每天根据顾客的订单需求,由果园农夫当天摘下新鲜的橙子,发货送至株洲地区。在微商火热的当今,怎样才能立足?马乖认为,只有想顾客之所想,供顾客之所需,才能获得顾客的“心”。

处女座的马乖,爱干净、爱整洁、怕麻烦的特质格外明显。尤其是吃橙子的时候,恨不得有专人把橙子剥好。“如何才能优雅地吃橙子?”马乖在家每次吃橙子,都会用刀切,“送刀太危险,那么送剥橙器就OK吧,再配送一包湿纸巾。”

“给顾客贴心的感觉,才会选择我们的橙子。”马乖表示,虽然成本增加了,但是长远来说,获得了更多的客户群,“一个月内销售28万斤甜橙的业绩,是最好的证明。”对于一个新微商来说,选产品、产品包装都不是最难的,考验人的是“怎么建立客户群”。

和一般的人一样,马乖只是通过“用户添加”的方式,主动添加粉丝,“但这类粉丝活跃度不高,处于被动状态。”马乖还有第二套方案,通过自媒体营销,利用自身优势,打出“快辣女神”的称号,注册公众号,并定期推送与橙子有关知识的微信,吸引粉丝。

刚开始营销的几天,马乖因疲劳过度而生病,需打吊针。可去哪里打针?马乖也有讲究,“中心医院人流量大,而且去中心医院打针的人群,应该是条件较好的群体。”于是,她也选择了去中心医院打吊针。

打吊针时间长,又无聊。闲不下来的马乖,手机仍不离身,通过微信与顾客交流,并不断有顾客来医院送钱、拿橙子。“旁边的病友看得一愣一愣的,都好奇我在干吗。”马乖又一遍遍耐心地跟病友们介绍自己的甜橙,包括吃橙子有哪些好处、自己的橙子怎么好吃。就这样,2个小时,她在医院卖了800斤甜橙。

她说,要想让别人疯,自己得先疯。考虑到水果是季节性明显的产品,马乖正在筹划“果然是你”品牌,让顾客不管在什么季节,都能吃到当季最新鲜的水果。目前,已与葡萄、樱桃等水果生产商签约。

马乖经营之道:把自己当顾客

甜橙,并不新奇的产品,但是,马乖找到了一种新的营销手段:通过微信销售。在微商云集的时代,她抓住了客户的“心”,才有足够的竞争力立足于市。

线上消费模式,对首次消费的客户而言,产品、商家都是“陌生的”、“半信半疑的”。马乖认为与传统销售模式一样,要让顾客能“看得见”、“摸得着”商品,邀请各类客户群体代表,去果园试吃。

其次,就要拼服务。只有把自己当成顾客,打消顾客的顾虑,并提供解决的方法,才能真的打动顾客。一把剥橙器、一包湿纸巾,看似费钱的细节,却是抓住客户的“心”的必杀技。

说到底,保证质量、解决了后顾之忧,就是“换位法”,把自己当顾客。

一切皆有可能:微博上卖海鲜,一天万元+,心动?

下一班小编 2017-01-18 00:01
一本笔记本电脑,一大排水箱,还有一个大大的冰柜,就是店里最主要的器材。霞浦青年杨先生在福州创业,却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把小小的海鲜店卖出了大大的创意,收获一大帮吃货粉丝。 微博上卖海鲜 最高一天上万元 杨先生,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电子专业,毕业后从事了几年广告工作。在福州工作期间,从小生长在霞浦海边的他发现,虽然福州是沿海城市,但市中心的人要想吃到最新鲜的海鲜并不容易,很多海鲜产品都是集中运到批发市场后,再向市民输送。“和我们直接在海边吃到的刚捞上来的海鲜还是不一样的。” 于是他想,是否能把家乡的海鲜直接运到城里,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把生意做起来。“我希望能利用O2O模式,把互联网这个工具好好利用起来。”杨先生所说的“O2O”,即OnlineToOffline,就是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 去年,已经辞去工作的杨先生思虑再三,和弟弟开始了创业之路。他们的小店开在福州燎原路,店面不大,却受到一众网友的追捧。这要得益于杨先生巧妙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 杨先生在微博上自称“卖海鲜的羊大叔”,虽然自己卖的海鲜比市场价贵上些许,但依旧销售火热。“微博、微信还有淘宝网店,我都有在推。”杨先生用实际行动将“O2O”模式运用到卖海鲜当中。 对于收入情况,杨先生表示平常每日都能卖出几千元的销售额。“最高的时候卖了几万元一天,不过那是春节期间。”虽然语气羞涩,但还是能看到杨先生眼中的自豪感。 “顾客大部分都是年轻人,都是在网络上看到我们的。”杨先生透露,店里主要的营业额几乎都是靠网友消费。“我们卖生鲜,也卖加工后的,还提供上门服务。”而今杨先生的海鲜小店已经经营大半年,在本地微博上也算小有名气。 从杨先生微博上看到,不少网友光顾杨先生的小店后,还会用自己的微博和杨先生进行互动,语言卖萌有趣,和一般意义上的海鲜店大不相同。 “别人会觉得我们大学毕业去卖海鲜,都是干很脏的活,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杨先生相信,自己探索的这条网络营销模式有很大的前景,以后会越来越好。 对于海鲜:多一个销售渠道,买家卖家“双赢”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在如今日益残酷的市场竞争面前,多一个销售渠道,可能就会多一些市场占有率。特别是针对沿海的渔民,传统渔船捕获的产品一般会以两种主要方式进行销售:码头直销和批发到各大水产市场分销。在海鲜大量上市时期,沿海的海产品有时会遇到滞销的问题。渔民苦于运输成本,无法将新鲜的海鲜运往内陆市场,或者联系到有相关渠道的专业批发人员,只能以极低的价格卖给当地批发海鲜的市场,或者在码头就地兜售,到头来赚不了多少钱。 而随着网上销售海鲜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海鲜根据订购地而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运往内陆城市,使得渔民辛苦打上来的海鲜能够体现它们应有的价值,给渔民带来应得的利润。网购平台通常是有专门的渠道联系渔民,使打上来的海鲜以最新鲜的状态用专业的交通工具及时送往各地,从根本上解决了渔民因无销售渠道导致的海鲜滞销问题。 而对于买家来说,由于省去中间环节,从价格上来说,优势自然更为明显,不仅如此,送货上门对于工作压力较大的人群有很大的吸引力。 虽然网上卖海鲜优势很多,但是面临的挑战也很大,首先就是运输问题,由于产品的特殊,很容易中途坏道,所以如何保鲜成功运送到买家手里是所有买家遇到的最大难题。其实,要进一步发展海鲜网络销售,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市场认知,规范销售、物流、维权等各方面的程序与规则,增加消费者的信任,而这也将成为网络海鲜交易长远发展的保障。

一本笔记本电脑,一大排水箱,还有一个大大的冰柜,就是店里最主要的器材。霞浦青年杨先生在福州创业,却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把小小的海鲜店卖出了大大的创意,收获一大帮吃货粉丝。

1.jpg


微博上卖海鲜 最高一天上万元

杨先生,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电子专业,毕业后从事了几年广告工作。在福州工作期间,从小生长在霞浦海边的他发现,虽然福州是沿海城市,但市中心的人要想吃到最新鲜的海鲜并不容易,很多海鲜产品都是集中运到批发市场后,再向市民输送。“和我们直接在海边吃到的刚捞上来的海鲜还是不一样的。”

于是他想,是否能把家乡的海鲜直接运到城里,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把生意做起来。“我希望能利用O2O模式,把互联网这个工具好好利用起来。”杨先生所说的“O2O”,即OnlineToOffline,就是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

去年,已经辞去工作的杨先生思虑再三,和弟弟开始了创业之路。他们的小店开在福州燎原路,店面不大,却受到一众网友的追捧。这要得益于杨先生巧妙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

杨先生在微博上自称“卖海鲜的羊大叔”,虽然自己卖的海鲜比市场价贵上些许,但依旧销售火热。“微博、微信还有淘宝网店,我都有在推。”杨先生用实际行动将“O2O”模式运用到卖海鲜当中。

对于收入情况,杨先生表示平常每日都能卖出几千元的销售额。“最高的时候卖了几万元一天,不过那是春节期间。”虽然语气羞涩,但还是能看到杨先生眼中的自豪感。

“顾客大部分都是年轻人,都是在网络上看到我们的。”杨先生透露,店里主要的营业额几乎都是靠网友消费。“我们卖生鲜,也卖加工后的,还提供上门服务。”而今杨先生的海鲜小店已经经营大半年,在本地微博上也算小有名气。

从杨先生微博上看到,不少网友光顾杨先生的小店后,还会用自己的微博和杨先生进行互动,语言卖萌有趣,和一般意义上的海鲜店大不相同。

“别人会觉得我们大学毕业去卖海鲜,都是干很脏的活,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杨先生相信,自己探索的这条网络营销模式有很大的前景,以后会越来越好。

对于海鲜:多一个销售渠道,买家卖家“双赢”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在如今日益残酷的市场竞争面前,多一个销售渠道,可能就会多一些市场占有率。特别是针对沿海的渔民,传统渔船捕获的产品一般会以两种主要方式进行销售:码头直销和批发到各大水产市场分销。在海鲜大量上市时期,沿海的海产品有时会遇到滞销的问题。渔民苦于运输成本,无法将新鲜的海鲜运往内陆市场,或者联系到有相关渠道的专业批发人员,只能以极低的价格卖给当地批发海鲜的市场,或者在码头就地兜售,到头来赚不了多少钱。

而随着网上销售海鲜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海鲜根据订购地而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运往内陆城市,使得渔民辛苦打上来的海鲜能够体现它们应有的价值,给渔民带来应得的利润。网购平台通常是有专门的渠道联系渔民,使打上来的海鲜以最新鲜的状态用专业的交通工具及时送往各地,从根本上解决了渔民因无销售渠道导致的海鲜滞销问题。

而对于买家来说,由于省去中间环节,从价格上来说,优势自然更为明显,不仅如此,送货上门对于工作压力较大的人群有很大的吸引力。

虽然网上卖海鲜优势很多,但是面临的挑战也很大,首先就是运输问题,由于产品的特殊,很容易中途坏道,所以如何保鲜成功运送到买家手里是所有买家遇到的最大难题。其实,要进一步发展海鲜网络销售,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市场认知,规范销售、物流、维权等各方面的程序与规则,增加消费者的信任,而这也将成为网络海鲜交易长远发展的保障。

别再心!宽!体!胖!了,跟着84岁奶奶卖咸鸭蛋吧

下一班小编 2017-01-15 18:04
瑞金市壬田镇凤岗村的耄耋老人廖秀英被街坊邻里都习惯称廖秀英为廖奶奶。凭借70年腌制咸鸭蛋的好手艺,她在网络上销售“廖奶奶咸鸭蛋”,竖起了一面网络致富的“红旗”,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络红人。家致富后,她不忘乡亲,动员周边贫困户一起成立“廖奶奶咸鸭蛋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电商+贫困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成功帮助合作社里的贫困户年均增收2万余元。 网络带火了廖奶奶的咸鸭蛋 廖奶奶今年84岁,祖籍在广东梅县。抗日战争期间,她被参加革命的父母送到瑞金避难。父母为国捐躯后,作为抗日烈士后代,她就在瑞金扎根生活下来。廖奶奶有一手绝活,就是利用当地土鸭蛋腌制咸鸭蛋。 “奶奶16岁开始做咸鸭蛋。从周边村民家中收购来的土鸭蛋,都先要用清水洗干净,然后烘干,将鸭蛋裹上黄泥、盐等用料,放到水缸里,一个月后才能腌制完毕。腌制出来的咸鸭蛋蛋黄流油,蛋白不咸,非常有特色,大家都喜欢吃。”廖奶奶的孙媳妇曾玉英说。 过去,由于生活物资匮乏,在农村,鸡蛋、鸭蛋虽然常见,但都是奢侈品,只有家里来了客人,农村人才舍得买、舍得吃。加上山里交通不便,走不出去,廖奶奶咸鸭蛋的价格一直很低,销量也有限。“那时候摆摊要走到镇上去,每天卖得好也就几十个,一个月最多能卖几百个,还不如现在一天卖得多。”廖奶奶回忆。 尽管如此,几十年来,廖奶奶始终坚持用她独特的方法腌制咸鸭蛋,每逢圩日到镇上摆摊卖咸鸭蛋。夏季农活繁忙时,她会把腌制好的鸭蛋从缸里面拿出来切开,送给村里帮忙收水稻的街坊。渐渐地,廖奶奶咸鸭蛋的美誉在十里八村传颂开来。 廖奶奶怎么也没想到,她数十年如一日的咸鸭蛋小生意,有一天能“上网”,而且走俏网络,给全村带来巨大财富。近年来,瑞金市一直在推动各乡村与电商平台战略合作,让更多农民搭上电商这一“致富快车”。虽然年已八旬,但是廖奶奶成为第一批“试水”瑞金农村电商项目的参与者。 2015年5月,瑞金市壬田镇的电商平台“邮政e邮”到凤岗村寻找试点。工作人员来到卖咸鸭蛋已小有名气的廖奶奶家,实地考察、品尝之后,双方很快谈起了合作,廖奶奶家的网店就这样开张了。 由于品质独特,廖奶奶的咸鸭蛋受到众多网上消费者的青睐。刚开始每天能卖200个左右,但随着知名度的扩大,销量出现成倍增长,利润也在翻倍。以前廖奶奶每月能卖一千多个咸鸭蛋,“上网”后,月均销量就以万记了。2015年端午节期间,她在线上线下一个月卖了4万多个咸鸭蛋。通过传统销售渠道,廖奶奶的咸鸭蛋只能卖1元一个,“触电”后则可以卖到3元。如今,“廖奶奶”咸鸭蛋成了品牌,一个可以卖到4元钱。 在网上卖咸鸭蛋打出了名声,走上了致富路,年过八旬的廖奶奶成了远近村里的知名“网红”。“自己富不算富,要带动村民一同脱贫致富才算富。”凤岗村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的重点贫困村之一,共有百余贫困户。搭上电商快车致富的廖秀英,心里装的却不只是自己一家的利益。 2015年12月,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廖奶奶通过孙子张勇成立了“廖奶奶咸鸭蛋”专业合作社,吸引贫困户加入,抱团致富。合作社总投资40万元,张勇投资20万元,另外吸引了10户贫困户入股,每户2万元。 合作社采取“合作社+电商+贫困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按照统一品牌、统一品种、统一方法、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六统一”原则,由合作社无偿向社员农户提供鸭苗,农户按照要求饲养、产蛋,合作社再定价回收,并制成咸鸭蛋,通过当地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构建了“前店后村”的村镇化产业发展模式。 “我们跟贫困户签订合同,必须保证喂饲鸭子的食物都是绿色原生态的,而且要散养,不能圈养。这样虽然鸭蛋成本高,但我们也会按照高出市场价一两毛的价格收购。”张勇说。 合作社去年加入“村邮乐购”以来,在“廖奶奶咸鸭蛋”品牌效应带动下,通过线上线下卖出咸鸭蛋200多万个,月纯利润18万元以上。而合作社里的贫困户社员也由开始的23户发展到现在的32户,贫困户每年可增收2万余元。 合作社还提供劳务就业机会,帮助没有入股的村民增加收入。56岁的村民刘晓青,过去家里仅有的收入来源就是几亩莲子,每年的家庭纯收入只有1万多元。加入廖奶奶咸鸭蛋合作社后,她负责清洗鸭蛋,每天只要完成1000枚鸭蛋的清洗,就可以得到80元的收入,一个月下来增收2000多元。 廖奶奶专业合作社还瞄准村里的其他特产,逐步开发新业务。过去,当地的脐橙、茶油、豆豉、糯米酒、白莲等,因为交通不便难以卖出去,如今借着“廖奶奶”的品牌行销全国各地。 看到合作社的生意越来越好,村民越来越富裕,廖奶奶打心眼里高兴。她说:“我们村里还有100多户贫困户。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合作社,把我们的特产推广出去,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瑞金市壬田镇凤岗村的耄耋老人廖秀英被街坊邻里都习惯称廖秀英为廖奶奶。凭借70年腌制咸鸭蛋的好手艺,她在网络上销售“廖奶奶咸鸭蛋”,竖起了一面网络致富的“红旗”,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络红人。家致富后,她不忘乡亲,动员周边贫困户一起成立“廖奶奶咸鸭蛋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电商+贫困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成功帮助合作社里的贫困户年均增收2万余元。

1.jpg


网络带火了廖奶奶的咸鸭蛋

廖奶奶今年84岁,祖籍在广东梅县。抗日战争期间,她被参加革命的父母送到瑞金避难。父母为国捐躯后,作为抗日烈士后代,她就在瑞金扎根生活下来。廖奶奶有一手绝活,就是利用当地土鸭蛋腌制咸鸭蛋。

“奶奶16岁开始做咸鸭蛋。从周边村民家中收购来的土鸭蛋,都先要用清水洗干净,然后烘干,将鸭蛋裹上黄泥、盐等用料,放到水缸里,一个月后才能腌制完毕。腌制出来的咸鸭蛋蛋黄流油,蛋白不咸,非常有特色,大家都喜欢吃。”廖奶奶的孙媳妇曾玉英说。

过去,由于生活物资匮乏,在农村,鸡蛋、鸭蛋虽然常见,但都是奢侈品,只有家里来了客人,农村人才舍得买、舍得吃。加上山里交通不便,走不出去,廖奶奶咸鸭蛋的价格一直很低,销量也有限。“那时候摆摊要走到镇上去,每天卖得好也就几十个,一个月最多能卖几百个,还不如现在一天卖得多。”廖奶奶回忆。

尽管如此,几十年来,廖奶奶始终坚持用她独特的方法腌制咸鸭蛋,每逢圩日到镇上摆摊卖咸鸭蛋。夏季农活繁忙时,她会把腌制好的鸭蛋从缸里面拿出来切开,送给村里帮忙收水稻的街坊。渐渐地,廖奶奶咸鸭蛋的美誉在十里八村传颂开来。

廖奶奶怎么也没想到,她数十年如一日的咸鸭蛋小生意,有一天能“上网”,而且走俏网络,给全村带来巨大财富。近年来,瑞金市一直在推动各乡村与电商平台战略合作,让更多农民搭上电商这一“致富快车”。虽然年已八旬,但是廖奶奶成为第一批“试水”瑞金农村电商项目的参与者。

2015年5月,瑞金市壬田镇的电商平台“邮政e邮”到凤岗村寻找试点。工作人员来到卖咸鸭蛋已小有名气的廖奶奶家,实地考察、品尝之后,双方很快谈起了合作,廖奶奶家的网店就这样开张了。

由于品质独特,廖奶奶的咸鸭蛋受到众多网上消费者的青睐。刚开始每天能卖200个左右,但随着知名度的扩大,销量出现成倍增长,利润也在翻倍。以前廖奶奶每月能卖一千多个咸鸭蛋,“上网”后,月均销量就以万记了。2015年端午节期间,她在线上线下一个月卖了4万多个咸鸭蛋。通过传统销售渠道,廖奶奶的咸鸭蛋只能卖1元一个,“触电”后则可以卖到3元。如今,“廖奶奶”咸鸭蛋成了品牌,一个可以卖到4元钱。

在网上卖咸鸭蛋打出了名声,走上了致富路,年过八旬的廖奶奶成了远近村里的知名“网红”。“自己富不算富,要带动村民一同脱贫致富才算富。”凤岗村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的重点贫困村之一,共有百余贫困户。搭上电商快车致富的廖秀英,心里装的却不只是自己一家的利益。

2015年12月,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廖奶奶通过孙子张勇成立了“廖奶奶咸鸭蛋”专业合作社,吸引贫困户加入,抱团致富。合作社总投资40万元,张勇投资20万元,另外吸引了10户贫困户入股,每户2万元。

合作社采取“合作社+电商+贫困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按照统一品牌、统一品种、统一方法、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六统一”原则,由合作社无偿向社员农户提供鸭苗,农户按照要求饲养、产蛋,合作社再定价回收,并制成咸鸭蛋,通过当地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构建了“前店后村”的村镇化产业发展模式。

“我们跟贫困户签订合同,必须保证喂饲鸭子的食物都是绿色原生态的,而且要散养,不能圈养。这样虽然鸭蛋成本高,但我们也会按照高出市场价一两毛的价格收购。”张勇说。

合作社去年加入“村邮乐购”以来,在“廖奶奶咸鸭蛋”品牌效应带动下,通过线上线下卖出咸鸭蛋200多万个,月纯利润18万元以上。而合作社里的贫困户社员也由开始的23户发展到现在的32户,贫困户每年可增收2万余元。

合作社还提供劳务就业机会,帮助没有入股的村民增加收入。56岁的村民刘晓青,过去家里仅有的收入来源就是几亩莲子,每年的家庭纯收入只有1万多元。加入廖奶奶咸鸭蛋合作社后,她负责清洗鸭蛋,每天只要完成1000枚鸭蛋的清洗,就可以得到80元的收入,一个月下来增收2000多元。

廖奶奶专业合作社还瞄准村里的其他特产,逐步开发新业务。过去,当地的脐橙、茶油、豆豉、糯米酒、白莲等,因为交通不便难以卖出去,如今借着“廖奶奶”的品牌行销全国各地。

看到合作社的生意越来越好,村民越来越富裕,廖奶奶打心眼里高兴。她说:“我们村里还有100多户贫困户。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合作社,把我们的特产推广出去,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城市套路深,吵吵回农村,靠谱吗?当然,试试微信卖蓝莓

下一班小编 2017-01-13 21:41
在电商盛行的今天,回乡创业的莱阳小伙刘亚楠也打起了电商销售的主意,利用微信平台卖蓝莓,一天销售1000多元,把朋友圈变成了生意圈。 电子商务讲座给了他启发,试水微信卖蓝莓 今年28岁的大学生刘亚楠为了改变当地传统的种植方式,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放弃了稳定的工作,2013年辞职回乡,自己承包了5亩地,办起了镇上首个蓝莓温控大棚,现在到了收获的好时节。如何能把蓝莓果卖个好价钱,将自己的蓝莓品牌推销出去,对一个不懂销售的大学生来讲,是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虽然已有几家客户打电话预定,但是他还是觉得客源太少。 小小的蓝莓,拥有“水果皇后”的美誉,如一颗颗蓝紫色珍珠。按理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商家推销商品方式多样化的时代,这样的观念确实需要改变了,网络销售已成为当下重要的销售渠道。 前段时间,该镇镇政府组织镇上几个自己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参加了莱阳市组织举办的电子商务讲座,给了他很多启发。同时自己也看到朋友圈中许多朋友在做微商,利用微信、淘宝等平台在网上销售各类商品,他感觉到网销水果市场前景广阔,这能使他足不出户就能将自己的蓝莓销往全国各地。 于是刘亚楠在今年3月份开始筹建自己“果康资家庭农场”的微店,开店之前,他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给自己的果康资家庭农场、蓝莓果拍照,对照片进行美化,申请微店经营许可、装修店面等,4月份正式试水微信卖水果。 当初刚发出第一条微信的时候,并没有太多人关注,只有少量在微信上询问价格的,他曾经怀疑过这种销售方式是否行的通,想再观望一下,过了两天,微信上再次有询问价格的,本来也没抱太大希望,客户说是朋友圈看到的,感觉不错,想先订一批试吃一下,效果好的话,会再追加订单。刘亚楠喜出望外之际也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订单,精心挑选一些品质优良的蓝莓,给客户发过去,客户对他的蓝莓很满意,当即将货款300元打到刘亚楠的账户中,成为他微信销售的第一桶金。 通过微信销售蓝莓以来,共吸引了省内外80多名客户,累计销售额达到五万元左右。自己的蓝莓货源不足,他还到周边海阳地区挑选质量高、品质好的蓝莓果,同时也帮其他种植户扩展了销售渠道。 随着刘亚楠的蓝莓果在微信圈里的传播越来越广,省内外不少城市的客商也纷纷发来了订单,北京、青岛、济南……销售局面打开了,刘亚楠却坚持做良心生意,每盒蓝莓从上到下品质如一,决不搞“上大下小”的欺骗式营销,他还将自己的蓝莓命名为“真味”,就是想把不喷洒农药的纯天然的蓝莓原汁原味带给大家,他还说,“''真味''蓝莓的''真''除了有真正的意思,还有一层真诚在其中,我不想弄虚作假,这是我的坚持,也是我的骄傲。” “今年,我计划再建两三个大棚,将现有的蓝莓大棚进行扩张,组建我们村自己的蓝莓种植合作社,形成我们村自己的品牌,同时,我还打算在淘宝上开自己的蓝莓专卖店,把我们的蓝莓销往全国各大城市。还有,我们这离一级路距离近,交通便利,我打算把这开发成一处集休闲、采摘、观光、旅游等多位一体的休闲娱乐采摘观光园,带动我们镇上采摘旅游业的发展。”刘亚楠信心满满地说。 不只是微信,淘宝,现在也可以玩直播 对于电商农产品的销售来说,微信淘宝固然重要,但是根据当下最流行的玩法,直播才是王道。无论是在微博上也好,淘宝上也好,通过直播不仅能更紧跟潮流,还能直观的让买家看到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会更放心,更乐意购买,因此直播不乏是电商营销的一个好方法,如果你正做这电商,可以试试这一种新玩法。

在电商盛行的今天,回乡创业的莱阳小伙刘亚楠也打起了电商销售的主意,利用微信平台卖蓝莓,一天销售1000多元,把朋友圈变成了生意圈。

1.jpg


电子商务讲座给了他启发,试水微信卖蓝莓

今年28岁的大学生刘亚楠为了改变当地传统的种植方式,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放弃了稳定的工作,2013年辞职回乡,自己承包了5亩地,办起了镇上首个蓝莓温控大棚,现在到了收获的好时节。如何能把蓝莓果卖个好价钱,将自己的蓝莓品牌推销出去,对一个不懂销售的大学生来讲,是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虽然已有几家客户打电话预定,但是他还是觉得客源太少。

小小的蓝莓,拥有“水果皇后”的美誉,如一颗颗蓝紫色珍珠。按理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商家推销商品方式多样化的时代,这样的观念确实需要改变了,网络销售已成为当下重要的销售渠道。

前段时间,该镇镇政府组织镇上几个自己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参加了莱阳市组织举办的电子商务讲座,给了他很多启发。同时自己也看到朋友圈中许多朋友在做微商,利用微信、淘宝等平台在网上销售各类商品,他感觉到网销水果市场前景广阔,这能使他足不出户就能将自己的蓝莓销往全国各地。

于是刘亚楠在今年3月份开始筹建自己“果康资家庭农场”的微店,开店之前,他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给自己的果康资家庭农场、蓝莓果拍照,对照片进行美化,申请微店经营许可、装修店面等,4月份正式试水微信卖水果。

当初刚发出第一条微信的时候,并没有太多人关注,只有少量在微信上询问价格的,他曾经怀疑过这种销售方式是否行的通,想再观望一下,过了两天,微信上再次有询问价格的,本来也没抱太大希望,客户说是朋友圈看到的,感觉不错,想先订一批试吃一下,效果好的话,会再追加订单。刘亚楠喜出望外之际也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订单,精心挑选一些品质优良的蓝莓,给客户发过去,客户对他的蓝莓很满意,当即将货款300元打到刘亚楠的账户中,成为他微信销售的第一桶金。

通过微信销售蓝莓以来,共吸引了省内外80多名客户,累计销售额达到五万元左右。自己的蓝莓货源不足,他还到周边海阳地区挑选质量高、品质好的蓝莓果,同时也帮其他种植户扩展了销售渠道。

随着刘亚楠的蓝莓果在微信圈里的传播越来越广,省内外不少城市的客商也纷纷发来了订单,北京、青岛、济南……销售局面打开了,刘亚楠却坚持做良心生意,每盒蓝莓从上到下品质如一,决不搞“上大下小”的欺骗式营销,他还将自己的蓝莓命名为“真味”,就是想把不喷洒农药的纯天然的蓝莓原汁原味带给大家,他还说,“''真味''蓝莓的''真''除了有真正的意思,还有一层真诚在其中,我不想弄虚作假,这是我的坚持,也是我的骄傲。”

“今年,我计划再建两三个大棚,将现有的蓝莓大棚进行扩张,组建我们村自己的蓝莓种植合作社,形成我们村自己的品牌,同时,我还打算在淘宝上开自己的蓝莓专卖店,把我们的蓝莓销往全国各大城市。还有,我们这离一级路距离近,交通便利,我打算把这开发成一处集休闲、采摘、观光、旅游等多位一体的休闲娱乐采摘观光园,带动我们镇上采摘旅游业的发展。”刘亚楠信心满满地说。

不只是微信,淘宝,现在也可以玩直播

对于电商农产品的销售来说,微信淘宝固然重要,但是根据当下最流行的玩法,直播才是王道。无论是在微博上也好,淘宝上也好,通过直播不仅能更紧跟潮流,还能直观的让买家看到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会更放心,更乐意购买,因此直播不乏是电商营销的一个好方法,如果你正做这电商,可以试试这一种新玩法。